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9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935篇
安全科学   750篇
废物处理   634篇
环保管理   1174篇
综合类   3301篇
基础理论   42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71篇
评价与监测   290篇
社会与环境   214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上海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提出: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危废处置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国家提倡的"三位一体"综合处理项目建设,实现集中处理、集中监管,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工业危废产生企业申报登记及转移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杜绝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72.
为提升排土场稳定性,以某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结合正交试验和强度折减法,开展排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显著性研究。通过分析资料与野外调研,厘定典型排土场稳定性诱发因素,构建排土场真三维地质模型,反演验证和分析排土场的岩土体参数和变形规律特征,得出排土场边坡内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特征以及塑性破坏区分布范围;以真三维网格模型中最危险截面为依据构建理想模型,设计正交试验模拟方案并开展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寻求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台阶数量、台阶高度、气象水文和台阶角度等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为极显著;台阶宽度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为显著。  相似文献   
73.
分类收集蔬菜垃圾与植物废弃物混合堆肥工艺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主要为蔬菜垃圾)和破碎树枝为原料,采用条垛式堆肥工艺,在中试规模条件下考察了原料初始含水率、通风频率、翻堆频率、接种比例4种因素对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试验的9种工况下,对温度、氧浓度、有机碳降解率、有机碳氮比(C/N)、腐殖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堆肥42d时各堆体均已达到稳定化要求.经过比较肥分保持、腐殖化程度和能量投入等指标,获得的最优堆肥控制条件为:初始含水率65%,通风频率15min/60min(开/关),翻堆频率为每3d1次,产物接种比例5%.最优控制方案下的主发酵通风率仅为0.03L.min-1.kg-1(以VS计),可实现堆肥过程的低能耗,适合于我国村镇区域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74.
根据对杨凌城区不同功能区生活垃圾的现场采样,由垃圾的物理组成、含水率、低位热值全N、全P、全K含量以及垃圾中可堆腐物和筛下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应用填埋、焚烧和堆肥法对杨凌城区生活垃圾进行处置的可行性,对采用填埋、焚烧+填埋、堆肥+填埋处置生活垃圾的投资、社会等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焚烧+填埋的处置方式虽然在占用土地量、稳定化时间、减量化程度以及废物削减率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由于投资和处理费用过高,使这一方法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从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综合可虑,采用堆肥+简易填埋的处置方式是比较适合杨凌生活垃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处理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废物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中生物质废物的增加以及世界能源短缺现象的加剧,具有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双重效益的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生物质废物的种类和性质,指出了采用目前的三种传统废物处理方式处理我国城市生物质废物的弊端,并提出了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生物质废物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上述四种废物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并从政策方向性、技术工艺可靠性、原料和市场稳定性,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优良性等多方面对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厌氧消化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磷酸活化纺织固体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纺织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浓度、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借助氮吸附等温线、BET方程、BJH方程、SEM和FTIR分析了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40%(质量分数)、浸渍时间24h、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30min。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碘值为967mg/g,亚甲基蓝值为112mL/g,BET比表面积为1107.51m2/g,总孔容积为1.239cm3/g,中孔容积为1.024cm3/g,中孔占82.65%。活性炭表面具有羟基、羰基、内酯基和多种含磷官能团。  相似文献   
77.
基于GIS和多目标的生活垃圾运输路线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和规模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改进与提高势在必行。为了探索生活最优运输路径,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生活垃圾转运设施(五路居转运站)和处理设施(六里屯填埋场)为例,基于Arcgis9.2软件平台,利用最短路径搜索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工具以及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可视化多目标运输体系,并搜索出不同目标(路线最短、时间最短、环境最优和综合加权)下生活垃圾最佳运输路径。该研究结果为海淀区生活垃圾运输系统提供可选优化路径和研究方法,从而为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系统提高收运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环境污染以及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路线等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8.
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脲酶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以垃圾填埋场中的填埋垃圾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活性测定最优条件为:垃圾样品风干温度30℃,甲苯0.5mL,10%尿素1mL,0.1mol/LpH5.5柠檬酸钠缓冲液3mL,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分别为30℃和24h。优化后的的测定条件RSD小于0.82%,且测定值较传统方法提高30.48%~147.28%,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79.
介绍一种处理报废电冰箱的技术。首先对报废电冰箱进行分解,包括制冷剂回收、压缩机拆卸、散热系统和蒸发系统拆卸、箱体箱门钢板拆卸、箱体内胆拆卸、门衬拆卸和绝热泡沫剥离等。然后对于拆出的材料作进一步处理,钢板、管材经平整或矫直裁剪之后作为旧板材或旧管材;内胆和门衬破碎后作为注塑材料使用;压缩机组经专业检测、修复再利用或作为冶金炉料使用。聚氨酯泡沫需经分离回收R11处理,处理工艺路线包括泡沫粉碎、发泡剂蒸发、混合气收集、除尘、储气、压缩、冷凝、节流以及发泡剂与空气的分离;工艺参数涉及主要工艺环节的热力学计算,包括破碎后的泡沫中的R11发泡剂的蒸发吸热、混合气压缩功耗、冷凝过程的散热。同时还介绍了应用发泡胶接法的聚氨酯硬泡沫碎屑再成型技术。采用该工艺处理报废电冰箱,具有拆解物利用价值高、处理过程能耗低、便于分拣、设备造价低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80.
纸包装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消费量巨大,废物的产生量也巨大,但我国对其产生特性和回收体系研究较少。首先分析纸包装的生产量、消费量、废物产生量和回收量,指出我国纸包装废物回收率,远高于废纸的统计回收率;其次,综合分析纸包装废物的回收特性和回收体系状况,指出纸包装废物主要流向和关键环节;然后,对纸包装消费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纸包装废物回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